
全国统一热线:021-68141368
直线1:021-68141368
直线2:021-58227185
直线3:021-58227199
传 真:021-58227199
手 机:13601940618
Q Q:652402318
邮箱:weize108@163.com
网址:www.liudongcesuo.com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南奉公路1908号
伴着上海深秋雨后的寒意,11月8日,35000名跑者一跃而出,成为了这座城市最律动的脉搏。奔跑间,他们用双脚丈量着马拉松在上海20年的变迁。
1996年,当5000名跑者在首届上海马拉松上穿过南京路步行街时,一旁晨练的老人可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今年的上马,在赛道两旁迎接着每一位跑者的,是细致入微的服务和体贴暖心的鼓励。
拥有近20年跑步经历的蒋守纲老人见证了上海马拉松赛的成长。 “十几年前,上海马拉松缺少移动厕所,但有跑友提出来后,组织者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蒋守纲说,“如今上海马拉松不但移动厕所数量多,比赛途中还有志愿者快速指引,帮我们省去了不少麻烦。”
从最初几乎没有设置移动厕所,到去年新增30%达到326个,再到今年仅在起点处就配备了316个,并且在沿途每2.5公里处设置厕所,上马的后勤保障服务一直在升级。
“以前我们只重视赛事本身,但是现在我们希望用马拉松来表达一座城市的诚意。”上马运营方东浩兰生赛事公司总经理周瑾这样形容她对上马成长的感悟。
“跑了这么多马拉松,我认为上马是国内所有赛事里最接近国际水平的。”央视主持人于嘉这次带着他的嘉友跑跑团出现在上马的赛道上。
让跑友感受颇深的,还有上海马拉松的另一大变化。从一开始的乏人观赛,到如今众多市民自发地在赛场边送鼓励、为跑者递补给品。
曾经组织锣鼓队在南京路为跑者们加油助威的徐琴娣阿姨就是代表人物之一。从2007年开始,腰鼓队就在南京东路步行街为出发的跑友们加油鼓劲。“我们比参赛者还早呢。以前我们还会跟着跑,现在每个地方都有锣鼓队了。”
从办赛之初的73名外籍选手,到如今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276位外籍跑者;从籍籍无名,到连续3年被国际田联评为金标赛事,20年,上马一路求索。42.195公里不仅仅只是一场马拉松的距离,也是这座城市的“开放史”、“变迁史”,更成为了这座城市一部流动的宣传片、一张展示海派文化的新名片。